美国独立日爆发枪击案 这样的社会让青少年绝望-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

美国独立日爆发枪击案 这样的社会让青少年绝望

图片来源 | 美联社

美国芝加哥市政府称,芝加哥市郊举办的国庆游行活动爆发致命枪击事件。周一上午,在美国独立日游行开始后不久,一名身份不明的枪手在邻近芝加哥的高地公园市开火。目击者称,他是单独行动,开了几十枪。据当地媒体报道,至少6人死亡,24人住院。

然而这不过是美国一连串残酷枪击案中的最新一起。不到十日前,一名十几岁的枪手在德州尤瓦尔迪(uvalde)一所小学大开杀戒,造成19名幼童和2名教师惨死。这是美国10年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。5月14日,一名身穿军用装备的男子持枪袭击了纽约州水牛城(buffalo)一家超市,造成10人死亡、3人受伤。

美国近期发生的这些事件,令人非常感叹。这些感叹的结果,远不仅仅是所谓的美国“国内恐怖主义”,安邦智库(anbound)创始人陈功先生早前通过ft中文网发文就指出,其背后的原因与美国的“批判性社会”的现实危害不无关系,这个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严重。

【ft中文网】布法罗枪击案背后:过度批判性的社会让青少年绝望 

来自纽约州康克林的佩顿·詹德隆( payton gendron)开车数小时、跨越大约320公里抵达布法罗(buffalo),他到了布法罗中心以北约3英里的一个以非裔为主的低收入社区,这里周边都是住宅,还有大学,附近还有一家family dollar商店和消防站。

令人震惊的是,詹德隆停车后走进了超市,手持卡宾枪,熟练地将子弹上膛,“砰砰砰”连续射击,扫射遇到的民众,包括妇女、老人和收银员,大开杀戒。他不但对着手无寸铁的民众开枪,还将自己屠杀的场面在流媒体直播平台twitch上面直播,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到中枪的人们当场倒地,现场血淋淋一片。这起恶性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了至少10人死亡,另外3人受伤。13名受害者中,有11人都是黑人。

事后,人们惊恐地发现,这名血洗超市的白人小伙子,竟然只有18岁!布法罗市长byron brown痛心地表示:“这是一个社区所能面对的最坏的噩梦,我们受到的伤害难以言表。”

事件发生之后,美国总统拜登呼吁美国人,要“拒绝仇恨”、“拒绝种族替代的谎言”。拜登指出,“为仇恨服务而施加的暴力,以及对权力的恶毒渴望,定义了一个群体天生不如其他群体,这种仇恨,通过媒体和政治、互联网扩散,激化了愤怒、疏远、迷失和孤立,一些个人错误地相信他们会被取代。”在美国,因为这个事件,“国内恐怖主义”一时间成为一个热词。

所谓的“种族替代理论”,是指移民或其他有色人种代替美国的白人,这源于某些人口中的“危险”,但由于媒体和网络的喋喋不休,政治性节目以及政客们的刻意渲染,很多人已经深信不疑,认为这就是美国的现实,甚至还是美国的未来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在美国仅仅只是一个例子,更多的分歧和仇恨,实际上多不胜数。现在的美国社会,几乎没有人是满意的,每个人似乎都有不同的理由不满、失望和仇恨。

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,除了互联网放大仇恨、政客渲染等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: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批判性社会,而批判性社会并不经常提供经典、正派、公正、光明和正确,它更多提供的是相反的东西,如缺点、歧视、错误、失望、不满、阴谋和仇恨。人们看到的、想到的、听到的,都是这类令人失望、令人感到彼此仇恨的东西,这难道不是一个让人深感绝望的社会?即便真实的美国完全不是这样,全世界有无数的人,千方百计地渴望来美国寻求希望,但美国人尤其是被失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年轻人,对未来却不抱希望。

美国成为一个批判性的社会,准确地说,成为一个“过度批判性的社会”,有很多原因。

美国的教育非常强调批判精神,从小训练年轻人的批判性思维,让他们不但具有批判精神,而且富有批判性观点。他们从孩童时的英语作文开始,直到大学写作论文,无一不是如此。这种批判精神犹如一种传染病,呈现出弥漫性的特点,在书籍中,在电影中,在电视台和报纸上,在文化以及流行时尚方面,美国人总是在批判,在批判中践踏一切。他们在思想模式中,在习惯思维方面,不乏批判,但缺乏建构的力量,严重缺乏对经典的尊敬。他们似乎相信,只有将过去的、传统的、别人的一切都踩在脚下,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高明和优势,让自己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,成为一种传奇和超越。

那种兼顾批判和经典、兼顾实证和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,对不起,它们并非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模式,难以得到社会的热情响应,难以成为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。美国的大学,本来应该是一个教授经典的地方,但实际上,它向美国年轻人灌输的都是非常激进的批判思维,从而让美国的大学在非科技的部分,几乎成为了一个狂人部落。这导致的一种恶果就是,批判性思维日益极端化,让美国日益演变成为一种危害甚大的批判性社会。

在这样的过度批判性社会中,人们很难看到经典的、代表着正面的东西,既然一切都是可以批判的,那么一切就都是有问题的,到处都是缺陷,一切都不完美,阴暗面被刻意放大,而且只谈阴暗面。实际上,在一个过度批判性社会里,根本没有什么人是正常的,所有人都有恶毒的一面,甚至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。如果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毒化一个人的理由,那么就调整标准,提高或者降低标准,甚至发明一个标准,让一个人或者人人都将别人,套入被批判和毒化的准星当中,使之成为批判的标靶。在这样的批判性社会中,所有怀疑都是高尚的,经典本身就是最佳怀疑对象。

这样的社会,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希望,只有仇恨。留下的都是绝望。佩顿·詹德隆这样的年轻人,实际上只是在这种社会中误入歧途的一个牺牲者。在这样的一个过度批判性的社会里,哪个少年不绝望?

美国的今天已经非常令人担忧,但其实美国的明天更加令人担忧。互联网是一个客观的放大器,人人都可以使用,更多的时候,它被利用来放大失望和仇恨,让你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一个绝望国家的方方面面,让你意识到仇恨无处不在。在国家的殿堂,在立法机关中,充斥着职业政客,对于建设、发展和保卫一个国家而言,他们还不如“朝九晚五”的上班族,毫无热情,也毫无指望。在权力意识方面,他们不择手段,完全就是按照职业化政客的准则行事,毫无顾忌地互相揭发、制造、放大和批判政治对手任何可能的缺陷。这样的放大效应和榜样效应,让美国成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国度。

信息世界是复杂的,远非每一个人都拥有客观处理信息的能力,甚至根本不应该期待如此。

面对汹涌席卷而来的各种信息,当你用“相信不相信”来对待现代信息社会的生存挑战时,你基本就是一个白痴。因为在一个不知所以然的社会里,有的是令人感动的故事可以触发你相信“需要你相信”的一切。当然,正确的做法是信息的辨识和分析,但这对普通人来说过于困难,而且需要受过良好的信息分析训练。在美国,未来寻求科技帮助,通过专业化的信息处理来解决过度批判性的问题,这条道路可以说肯定是走不通的。科技永远是客观的,它可以用来澄清疑问,就一定可以用来制造问题。

美国,唯有社会做出改变,走出过度批判性社会,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光明。

强调批判性是美国社会的特质,它促进了很多东西的改进,但过度批判性的社会则令人担忧,它会给社会带来太多的失望甚至绝望。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删

用户名:
密码:
 
网站地图